陸人行今淨投放2092億人幣;Shibor漲跌互見低劑量電腦斷層 篩檢活絡度提高
蔡俊明為陳師長教師返台後的第五個「第二定見」醫師,他說,看到最新影象講演時,那顆一公分的結節竟然不見了,固然也不消在「開刀」、「窺察追蹤」上糾結。
台灣一一三年共五十三多萬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篩檢肺癌,近三萬人了局異常,接受肺結節、腫瘤切除手術,部份醫師憂愁,手術恐過於浮濫,健保署應嚴格監控。本報資料照片客居美國的四十五歲陳師長教師客歲於本地病院做「低劑量電腦斷層」(LDCT),發現肺部有一顆一點一公分的結節,萬分焦炙,為求第二意見,在美國就教兩名醫師,特意返台,至四家大病院看診,有醫師建議切除,另人認為只需按期追蹤,但最後這顆結節竟自行消逝。
蔡俊明指出,胸腔外科醫學會曾於二○二三年舉行內部爭持,由北部某醫學中間外科傳授為「手術派」代表,而北醫高姓公衛學者為反方,他認為國內切除結節手術過於浮濫,術後病理切片報告良性率偏高,代表著「不該該、也不必要的手術比率偏高」。
辯論進程精彩,但最後未能獲得共鳴,乃至台灣每一年肺結節切除手法術量仍高居不下。
肺癌篩檢有結節 很多人「白挨刀」